论文写作是每个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必需品,或多或少每年都会投稿几篇论文到心仪的杂志上。到了论文写作阶段,说明基本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并且将研究成果总结好,然后用文字或者图片等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
按照目前期刊处理稿件的流程,编辑对所接受的稿件先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稿件,然后寻找研究方向基本相近的同行,进行同行评议。同行评议对于整个稿件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基本上档次越高的期刊,找的审稿人越专业,给的审稿意见也越专业。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同行时,在论文写作中不能抱任何侥幸的心理。最近在审理几篇稿件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也就是论文作者在相关工作部分或者实验部分故意不引用最新相关的文章或者实验结果不与最新的工作对比。
稿件的作者这样做的原因无外乎两种:其一,确实没有读过最新的相关文献;其二,抱着侥幸的心理,故意为之。
第一种原因虽然情有可原,毕竟研究工作是动态发展,时不时都有新的相关工作发表,有时候没有及时把握也可理解;但在论文投稿之前的最新相关工作没有讨论或者引用,那只能说明对该研究点的不是非常的熟悉,并没有及时了解到该研究点的最新动态。
第二种原因往往更常见,毕竟在开始确定论文研究点之前,会对该研究点相关的最新工作调研,然后再做;这样可以确保所做的工作有意义或者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但可能在做的过程不太理想,又或许所做的工作,仅仅是现有工作的简单扩展或者组合,导致创新性大打折扣。为了突出研究工作有意义或者具有原创性,所以故意不引用这些最新的相关工作。此外,虽然引用了这些最新相关工作,但并没有在实验部分与所提出的方法对比。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所提出的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或者仅比最新文献方法的结果好一点点,而这些少量的性能改善,并不能足以支撑创新点。当然,还有一种原因是为了图简单,因为最新文献的方法实现起来比较费劲或者困难,所以就不实现。
总之,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不讨论或者不与最新文献的相关工作对比,都逃不脱小同行的法眼,一旦被发现对稿件是极其不利的;如果稿件还存在其它方面的问题,很可能就会被拒稿,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