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来自中国的科学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增长,但中国撰写的文章仅获得美国研究人员非中国论文引用的一半——这种情况可能会因当前的中美紧张局势和新冠旅行中断而加剧。
继作为商品出口国史无前例地崛起之后,中国现在也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出版物生产国。
中国在世界出版物中的份额从2000年的5%增加到2018年的26%,其中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增长尤为强劲。
中国政府的大规模研究投资促进了这一发展:根据中国教育部编制的《高等教育机构科学技术统计汇编》(CSTS-HEI),2000年至2017年间,中国大学的数量增加了140%,研究人员增加了69%,公共研究经费增加了10倍。
撇开(科学)数量是否可能具有自己的质量,解释这种急剧增长是困难的。从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的角度来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除了其不可否认的数量重要性之外,中国的研究是否有助于推动世界科学前沿的发展。
最近的实证发现证实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研究的质量随着中国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例如,2000年至2016年间,《科学》和《自然》等主要期刊中中文地址(和中文名称)的发生率增加了一倍多。
“引文折扣”
尽管有这些程式化的事实,但中国科学知识在多大程度上为后续研究人员提供了“宽阔的肩膀”,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最近的一篇讨论论文中,我们通过关注化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化学是中国增长最突出的领域之一。
在比较中国和非中国研究人员时,我们发现中国撰写的文章只获得了来自美国的一半引用。对这种明显的“引文折扣”的一种解释是,中国的研究质量低于其他国家的研究。或者,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的研究相比,美国科学家可能会低估中国学术的重要性。
为了区分这两种解释,我们控制了多个阶段的研究“质量”。我们专注于化学,这是中国悠久的卓越传统。在化学领域,我们将分析重点放在“精英科学家”上,即在最具影响力的化学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前1%的研究人员。
我们手工收集了科学家的人口统计数据,以控制个人特征,如教育、年龄和性别,并使用粗略精确匹配(CEM)来查找中国精英首席研究员(PI)每篇出版物质量相当的文章,使用质量。纠正了中国引文中特别大的“本土偏见”的指示符。
最后,我们根据主题相关性定义了可能引用精英研究人员出版物的文章的风险集。
我们的首选规范指出,“中国引文折扣”等于基准引用概率的28%:中国PI撰写的文章从美国科学家获得的引用明显少于非中国PI撰写的文章。
独特的偏见
人们可能会怀疑中国引用折扣是否存在,因为中国科学的出现是最近才出现的。但是,我们发现折扣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保持稳定。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经验是否独特,或者其他国家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偏见。在顶级化学国家中(按我们样本中的出版物数量计算),没有其他国家获得美国的引文折扣;相反,瑞士和德国的引文溢价很小。
由于困扰中国科学团队的撤稿丑闻频率相对较高,我们推测,非中国科学家可能认为源自中国的知识和想法不如来自其他国家的知识和想法可靠,导致研究人员较少引用中国的研究,即使它看起来同样富有成效。
然而,我们发现,中国研究的负面感知质量并不能解释这种折扣,因为它存在于科学撤稿常见的子领域和罕见的子领域。
另一种解释可能是对中国研究人员的敌意。然而,这种偏见是针对在中国工作的PI的,而不是针对在其他国家进行研究的中文PI。
对这种折扣的另一种解释可能是,中国研究人员集中在美国不太常见的子领域。使用一种对科学论文的主题相似性进行建模的算法,我们发现有证据表明,这种折扣不仅仅是反映了中国研究人员在特定子领域的聚类,而这些子领域不太可能被美国科学家引用。
网络的作用 最后,我们测试了强大的中文PI网络是否帮助中文文章克服了引用折扣。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不断扩大全球合作与交流,资助学生出国留学,并通过资助短期访问边境国家促进中国学者参与国际合作。
同期,国际会议的出席人数增加了近八倍。在1955年至2009年期间当选的中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总数中,拥有海外学位的科学家占37%。
事实上,我们发现,在美国拥有异常深度网络的中国研究人员似乎能够克服(至少部分)引文折扣:对于至少获得部分引用折扣的中国研究人员,折扣减半。美国的科学培训。有趣的是,它也没有出现在有中文名字的美国城市。
这表明,在中国有民族血统的美国研究人员有助于将中国的研究传播到美国。这也可能意味着中国研究人员可以在他们的网络中接触到美国的华裔研究人员,但不能接触到其他美国研究人员。
中国引文折扣是否可能是一种暂时现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引文折扣被证明是相当稳定的。如果意识和网络是解释,那么当前的中美紧张局势以及COVID-19大流行引起的科学旅行中断,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外国引用者对中国研究的较低认识。
皮埃尔·阿祖莱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管理学国际项目教授,也是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员;邱淑敏在中国华东理工大学工作,克劳迪娅·斯坦文德是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创新与国际贸易教授。本文首发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客,总结为“谁站在中国(科学)巨头的肩膀上?Evidence from Chemistry“,作者:Pierre Azoulay、Shumin Qiu 和 Claudia Steinwender,CEP 讨论文件第 1904 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客上生成的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意见,并不反映社会科学影响博客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观点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