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5-86604698

医生出国进修、访学、海外医学博士申请领导品牌

特朗普削减科研经费,博士后都快成‘月光族’了!

2028-02-10 36

R.jpg

刚刚,特朗普政府不仅宣布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间接经费”削减至15%,还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预算砍了将近2/3。NIH是美国最大的医学研究机构,每年负责数百亿美元的科研拨款,而这次“减肥计划”直接把这笔经费削到了骨头——这可是关乎全美科研、甚至全球科学创新的大事!

你问“间接经费”是啥?好问题!这些“间接经费”并非马斯克说的那种“豪华行政费用”,而是包括了水电费、实验室设备维护、科研人员的“午餐费”甚至办公空间租赁的费用。NIH每年给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拨款中,约有30%到70%都用于这些基础支出。想想看,这些支出可是让科研机构的“大楼”保持正常运转的关键。现在给你削了,实验室都快成了“纸上谈兵”的地方了。

而NSF这边的预算削减简直是个“史诗级”操作——从91亿美元直接砍到30亿美元!不仅如此,他们还给研究人员加了“难度系数”。据说,现在的资金审批难度大到就像在打“王者荣耀”最后一关,成功率低得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玩错了游戏。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申请通过率从原本的25%直接下降到接近10%,简直比中彩票还难。有人甚至戏谑道:“如果成功率连10%都不到,那我干脆去买彩票算了。”

最有趣的,莫过于NSF还给每个研究项目加了“敏感词审查”。你可能想象不到,原本只是一些平常的科研词汇,比如“多样性”、“公平”、“包容”——结果突然被列入了“违禁词”,成了研究项目的“硬性审查点”。这不,南加州大学的某位教授还调侃道:“我的研究涉及‘系统性’问题?那不成了‘系统性’审查项目了?”看来美国未来的科研,可能要进化成“敏感词大赛”了。

2.jpg

再说博士后们,面对这种冻结经费的局面,不禁开始担心:是不是要“吃土”了?曾经被科研经费“宠爱”的他们,突然间发现自己的工资被“封印”,真是比“涨工资”还困难。人家都说“科研是个苦差事”,现在连日常的生活费都可能成问题——这些博士后真是忙着“抢提款”,不知不觉就成了科研版的“银行挤兑”。

过两天,博士后们会不会脱下长衫,称为讨薪一族呢?

大家可能觉得“科研经费”只是“专家”的事,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可是,问题是,这些科研人员研究的不是“高大上”的理论,而是关乎大家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比如新药的研发、癌症的治愈,甚至气候变化的应对。没了经费,谁来保障科学的未来?

特朗普政府的这些“科学削减”,是不是听起来像是给科研界下的“必胜挑战”呢?既然经费都被砍得差不多,科研人员也只能学会“如何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了。

难道下一个世界级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会是“如何用纸杯做出月球探测器”的发明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