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5-86604698

医生出国进修、访学、海外医学博士申请领导品牌

在日本学做医生

2016-10-09 1897

“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不明就里的患者往往会在这个时候“住口”。相信在我们的就医经历中,这样的镜头不难遇到,在我国,医生实际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知识傲慢”和“技术傲慢”,往往导致没有询问渠道的患者糊涂就医!7月1日新法实施,医生“学会说话”不再仅是道德责任,而是——法律责任。

医生的口头禅: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

让医生学会“说话”,已不再是道德要求,而是法律要求。一个不会“说话”的医生,很可能会官司缠身,付出沉重的代价。

最近,一名大连患者反映,他的亲属因患急性心肌梗死,被送进医院。由于周末没有专家出诊,只好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两天。周一上班后,一位科主任看完病人后,抛下一句话:“放不放支架,给你十分钟考虑时间。”然后,转身就走,没有一句解释。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家属茫然无主,只好四处打电话问熟人。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在中国,这样的医患沟通方式并不罕见。面对患者,很多医生态度冷漠,惜字如金。有时,患者多问几句话,便会遭到医生的训斥:“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事实上,一些医生存在严重的“知识傲慢”和“技术傲慢”,口头上以患者为中心,实际上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医生俨然是生命的“主宰者”,根本不能平等对待患者,这是医患关系的严重扭曲。

希腊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但遗憾的是,这句古老的格言已经被很多人淡忘了。尤其是对于语言的作用,很多医生更是不屑一顾。这是医学人文素养缺乏的表现。其实,技术和人文是医学的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该说,医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科学,一个人即便穷其一生,也只能略窥一斑。即便是医生,也只能熟悉一两个专业,而无法成为通才。因此,医患之间知识不对称是必然的。在医生面前,患者永远是一个“小学生”,而医生理应像老师一样循循善诱,用最通俗的语言把最复杂的医学道理讲清楚。这不是对患者的恩赐,而是医生的基本职责。

医生不会“说话”,折射出对患者知情权的漠视。据调查,在医疗纠纷中,九成以上是医患沟通不当造成的。反思很多患者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医患缺乏沟通都是重要诱因。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于那些用心沟通的医生,即便发生了医疗意外甚至事故,患者和家属往往也能理解。因此,一个医生只有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纠纷的发生。

日本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那么,外国医生是如何与患者沟通的?有位中国医生到日本进修,遇到一名心绞痛患者准备做冠脉造影。检查前,医生和患者及家属坐在一间谈话室里,桌上摆着心脏模型。医生从心脏血管的解剖结构说起,再解释心绞痛是怎样形成的、最新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可能会有什么风险,最后才签署知情同意书,整个过程大约45分钟,患者和家属欣然离去。中国医生问,有必要说那么细吗?日本医生回答:“在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做对一件事之前,任何一步看似无意义的铺垫,都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刻变得无比重要。”此语可谓精妙。医生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其实也是在保护自我,一旦发生医疗意外,患者也不至于采取极端方式酿成恶性事件。